


“奶奶啥都没有,只能给你到山上捡些桃核做个桃核手链,你去学校念书的时候就带上,这样你看到手链就会想起奶奶。”武百林老人一边磨着桃核一边跟即将去外地读书的孙子说。武百林老人今年68岁,家住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庙坪村,对于1949年出生的她来说,她的脾气比较执拗,她感觉子孙离家就会感到特别心烦,有时一两天不吃不喝。然而对于孙子即将外出上学她感觉特别无奈,为了给孙子留个念想,武百林老人上山捡桃核回家为孙子磨手串。
武百林老人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各自组成了自己的家庭,老人由二儿子照顾,现在家庭可以说是特别美满。老人由于早些年的过度劳累,现在患上了一身的病痛,总是用药物来维持身体。老人为家里操的心特别的多,三个儿子要出去打工她硬不让去,生怕他们在外面受苦。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三个儿子都待在了家里陪在母亲身边。而武百林老人的孙子们也都如此。
如今,二儿子家的小子今年考上了外地的大学,武百林老人却再也阻挡不了了,她花了一整个白天黑夜为孙子磨“桃珠”。“桃珠”其实就是用山桃的核把两头都磨透然后再找个“红绳绳”串起来。这些桃核都是武百林老人在山上一颗一颗捡来的。由于这些都是野生的“毛桃核”它的壳比较坚硬,老人每磨一颗都显得特别的吃力,但是她还是不间断的前后磨损桃核。
老人在磨“桃珠”的同时,会时不时地用家里的锥子蓚桃核口。此刻,老人边蓚表滴泪,因为她知道当她把这一串桃珠做完之后孙子也就意味着要走了。由于桃核硬度大,锥头好几次滑掉刺破老人的手。但是老人依然不断地精心打磨,因为这是她送给孙子最好的礼物。
当老人提及到她的过去时,不禁再次潸然泪下。当老人说到二儿子家的小子出生的时,老人说:“这个孩子是我从娘娘爷(菩萨)那里求来的,那天他出生的时候正好下着大雨,他爷爷正在加油站值班,我戴了个草帽子就跑去叫他爷了,他爷爷来了之后就问是儿子还是女儿,我说是个儿子,他就说‘外载就好疼’(那就太好了),说完他爷爷就又去上班了”。从老人回忆往事的表情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对于过去充满了满满的感动
墙上的照片是武百林老人个老伴儿的合照,稳稳地挂在墙上,下面挂着一个中国结。老人说这个照片是在老伴儿去世前两年照的,这个相框也是别人送的。老伴儿的去世其实使武百林老人消瘦许多。
听老人说,这个箱子是当时自己出嫁时的嫁妆箱,已经陪伴可她40多年了,她一直留着。
对于老人来说,这个手串虽然不值钱,也不会做得有多好,但她觉得,这可能就是能带给孙子最好的礼物。
老人磨着手中串,寄托子孙心中情。在我们离开时老人依然不紧不慢的磨着手中的桃核,只是她的眼中的泪滴似乎逐渐消减。也许对于老人来说,子孙能够留在自己身边是她最大的幸福。